《中药大辞典》:山漆树
拼音注音 Shān Qī Shù 别名铁象杆、野漆树
出处《贵州草药》
来源为漆树科植物山漆树的根、叶。夏、秋采收。
生境分布生于坡地灌丛中。分布贵州、四川、云南等地。
原形态灌木,高1~4米。小枝红褐色,无毛。单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5~7,纸质,卵形至卵状矩圆形,长3~5厘米,宽1.5~3厘米,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斜楔形或近圆形,全缘,两面均无毛。圆锥花序腋生,花小而稀疏,杂性;萼片和花瓣4~6,覆瓦状排列;子房无柄,1室,花柱30核果扁圆形,黄白色至黄绿色;种子1颗。
性味性温,味辛苦。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消肿止痛。
复方①治风湿:铁象杆根一两,浸酒服;并用适量煎水熏洗患处。
②治无名肿毒:铁象杆叶适量,捣敷患处。
摘录 《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山漆树
拼音注音 Shān Qī Shù 别名铁象杆、野漆树。
英文名 Root or leaf of Delavay Lacquertree 出处出自《贵州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漆树科植物小漆树的根、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oxicodendron delavayi (Franch.)F.A.Barkl.[Rhus delavayi Franch.]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挖根,洗净,切片晒干;叶随采随用,鲜用。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100-2500m的阳坡林下或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原形态小漆树 灌木,高2-4m。树皮具椭圆形突起小皮孔,小枝红褐色,常被白粉,无毛。奇数羽状复叶,互生,长达13cm;具小叶5-7,叶柄长3.5-5cm;小叶对生,小叶柄长1-2mm,或近无柄;卵状被针形或披针形,长3.5-5.5cm,宽1.2-3cm,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略偏斜,阔楔形或近圆形,全缘,两面无毛,叶背被白粉;侧脉12-16对,纸质。花序近总状腋生,比叶短,长5-8.5cm,无毛;花小,淡黄色,杂性;花稀疏;萼片和花瓣4-6,覆瓦状排列;雄蕊长约1.5mm,花丝钻形,与花药等长,花药长圆形;花盘10裂;子房卵圆形,径约1mm,无毛,1室,花柱3。核果斜卵形,略压扁,径约6mm,无毛,具光泽,果核淡黄色,坚硬;种子1颗。
归经膀胱;脾经
性味辛;苦;温
功能主治祛风湿;解毒消肿止痛;。主风湿痹痛;疮疡肿痛
用法用量内服:根煎汤,6-10g;或浸酒。外用:适量,叶捣敷;根煎汤熏洗。
摘录 《中华本草》七洲客 » 山漆树
免责声明:本文由网友提供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专业问题请咨询医师,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获取更多健康咨询请关注“七洲客全球购”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