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大辞典》:响铃草
拼音注音 Xiǎnɡ Línɡ Cǎo 别名野花生(《中国植物志》),荷猪草、黄花野百合(《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马响铃(《滇南本草整理本》),铃铃草、肾气草(《四川中药志》),响铃子(《中国药植图鉴》),小狗响铃、假地豆、地响铃、野豌豆、马小莲、野毛豆(《云南中草药选》),马铃草、响亮草、荷承草(江西《草药手册》)。
出处《滇南本草》
来源为豆科植物假地蓝的全草或带根全草。夏季采收,晒干,或切段晒干。
生境分布生于山坡、荒地。我国普遍有分布,而以西南为多见。产于云南、四川、贵州等地。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根长达60厘米以上。茎、枝直立或略上升,通常分枝甚多;茎、枝、叶各部分均有稍长而扩展的毛,毛略粗糙,稍呈丝光质。单叶互生,矩形,长卵形或长椭圆形,长2~5厘米,宽1~3厘米,两面均有毛而下面脉上最密,先端钝或微尖,基部窄或略呈楔形,侧脉不明显:几无叶柄;托叶披针形,长4~6毫米,反折。总状花序,顶生或同时腋生。有花2~6朵;萼筒很短,萼片披针形,不相等;花冠与萼片等长或长过萼片,蝶形,黄色,旗瓣有爪,圆形,翼瓣倒卵状长圆形,较旗瓣为短,龙骨瓣与翼瓣等大,向内弯曲;雄蕊10,单体,药2室;子房线形,花柱长,柱头稍斜。荚果膨胀成膀胱状,长2.5~3厘米。种子20~30颗,肾形。花期6~10月。
性状干燥全草,茎圆形,全体有黄棕色茸毛。叶片卷曲,多脱落,呈椭圆形或卵形,黄绿色。枝端尚带荚果,种子大多脱落。带根者,根婉蜒而长,圆形,少分枝,须根细长,表面土黄色。
化学成分猪屎豆种子含猪屎豆碱、次猪屎豆碱、光萼猪屎豆碱、尼勒吉扔碱、猪屎青碱等生物碱,尚含β-谷甾醇、木犀草素、牡荆素、牡荆素木糖甙以及能凝集人A型和B型红细胞的植物凝集素。
药理作用猪屎豆种子及叶含大量生物碱,可通过完整皮肤吸收,主要对肝脏表现毒性,但不出现贫血、血清总蛋白降低、血浆凝血酶元时间(大鼠)延长。开花期植物的叶喂饲山羊可引起中毒,干枯物则失去毒性(其抗肿瘤作用参见"野百合"条)。
归经《滇南本草》:"入肺。"
性味苦微酸,寒。
①《滇南本草》:"性寒,味苦微酸。"
②《滇南本草图说》:"气味辛酸苦。"
功能主治敛肺气,补脾肾,利小便,消肿毒。治久咳痰血,耳鸣,耳聋,梦遗,慢性肾炎,膀胱炎,肾结石,扁桃腺炎,淋巴腺炎,疔毒,恶疮。
①《滇南本草》:"敛肺气,止咳,消痰,定喘。"
②《滇南本草图说》:"治石淋内结;捣烂敷疮。"
③《草木便方》:"补中益气,疗耳鸣,头目昏眩,崩淋。又泻火清热,平肝风,消肿痛。"
④《分类草药性》:"大补脾肾,治耳聋,气虚。"
⑤《四川中药志》:"补中益气,治耳鸣耳聋,头目眩晕,肾亏遗精,及妇女干血劳。"
⑥《云南中草药选》:"利水,消炎,平喘,止咳。治慢性肾炎,膀胱炎,慢性支气管炎,扁桃腺炎,淋巴腺炎,肾结石;月经不调,痛经。"
⑦江西《草药手册》:"解毒透疹。"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或炖肉。外用:捣敷。
复方①治久咳,痰中带血:响铃草蜜炙,煎汤服。(《滇南本草》)
②治气虚耳鸣:响铃草一两,猪耳朵一对。加食盐炖服。
③治病后耳聋:响铃草八钱,石菖蒲三钱。煎水服。
④治夜梦遗精:响铃草五钱.夜寒苏五钱,爬岩龙五钱,毛药五钱,双肾草三钱。炖肉服。
⑤治虚弱气坠:响铃草根五钱,一朵云三钱。炖肉服。(②方以下出《贵阳民间药草》)
⑥治疔毒、恶疮:假地蓝全草,捣烂敷患处。(《湖南药物志》)
备注在四川地区,同属植物猪屎豆、野百合(参见"野百合"条)及条叶猪屎豆等的全草,与本品同等入药。
摘录 《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响铃草
拼音注音 Xiǎnɡ Línɡ Cǎo 别名马响铃、响铃豆、假花生
英文名 Rrst-coloured Crotalaria Herb, Herb of Rust-coloured Crotalaria 出处出自《滇南本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假地蓝条叶猪屎豆的根或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Crotalaria ferruginea Grah.2.Crotalaria linifolia L.f.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鲜用或扎成把晒干。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1.生于丘陵、山坡荒地。
2.生于荒山坡草丛中。
资源分布:1.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等地。
2.分布于台湾、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原形态1.假地蓝 灌木状多年生草本。根长达60cm以上。分枝很多。全株几被长而扩展的绢毛。单叶互生,几无叶柄;托叶披针形,长4-6mm,反折。叶片长圆形、长卵形或长椭圆形,长2-6cm,宽1-3cm,先端钝或微尖,基部狭或略呈楔形,两面均被毛,下面脉上尤密。总状花序顶生及腋生,有花2-6朵;苞片及小苞片披针形,花萼长约1cm,5深裂,几达基部,被毛,裂片披针形;蝶形花冠,黄色,长约1cm;雄蕊10,单体,花药异型;子房线形,花柱内弯,柱头略偏。荚果长圆形,膨胀成膀胱状,长2.5-3cm。种子肾形,20-30颗。花、果期6-10月。
2.条叶猪屎豆 多年生直立草本,灌木状,高45-100cm。上部分枝,茎、枝和叶密被绢毛。叶为单叶,互生,几无柄;无托叶;叶片长圆形,倒披针形,稀有线形,长2-5cm,宽1-2cm,先端微不或钝,有细小的短尖头,基部圆钝,两面均被绢质短毛。总状花序顶生及腋生,有多花;苞片和小苞片均为线形,长2-3mm,密被绢质短毛;花萼管短,长6-8mm,5深裂,裂片不等大,上面2裂片近合生;蝶形花冠,黄色,旗瓣近宽圆形,先端微凹;雄蕊10,单体,花丝不等长,花药异型;子房长圆形,花柱细长,柱头头状。荚果四角菱形,熟时黑色,花柱宿存。种子8-10颗,肾形,直径约2mm。花、果期5-11月。
栽培生物学特性 假地蓝喜温暖、向阳的环境。土壤以排水良好的夹沙土较好。
栽培技术 用种子繁殖。四川地区2-3月播种。在整好的地上,开1.3m宽的畦,按行株距各约33cm开穴,深约7cm,每穴播种子10余粒,施人畜粪水后,再盖草木灰1cm厚。
田间管理 在苗出齐后,要浅耕除草、追肥1次,并行匀苗、补苗,每穴留苗3-4株。在6、8、10月各中耕除草1次,并在6月和10月各追肥1次。以后每年4、8、10月都要中除1次,并在4月和10月中除后各追肥1次,肥料可用人畜粪水。
病虫害防治 病害有根腐病,除注意排水、松土外,并可用石灰水灌穴防治。
性状干燥全草,茎圆柱形,多弯曲,全体有黄棕色茸毛;带根者,根较长,圆条形,少分枝,须根细长,表面土黄色。叶片多卷曲,或已脱落,展开后呈椭圆形或卵形,黄绿色,有黄棕色茸毛。枝端常带有膨胀呈矩圆形的果实,长2.5-3cm,内有20-30颗种子,摇之有声,如响铃,或种子已散落。种子肾形。气微,味微苦。种子具豆腥气。以完整、少碎断,果实内含种子,摇之如响铃者为佳。
化学成分猪屎豆种子含猪屎豆碱(Mucronatine) 、次猪屎豆碱(Mucronatinine) 、光萼猪屎豆碱(Usaramine)、尼勒吉扔碱(Nilgirine) 、猪屎青碱(Crotastriatine)等生物碱,尚含β-谷甾醇(β-Sitosterol)、木犀草素(Luteolin)、牡荆素(Vitexin)、牡荆素木糖甙(Vitexin-o-xyloside) 以及能凝集人A型和B型红细胞的植物凝集素。预试根含酚性成分,有机酸、糖、多糖、甙类及植物甾醇等。有谓本品含水量野百合含碱(monocro-taline)。
药理作用猪屎豆种子及叶含大量生物碱,可通过完整皮肤吸收,主要对肝脏表现毒性,但不出现贫血、血清总蛋白降低、血浆凝血酶元时间(大鼠)延长。开花期植物的叶喂饲山羊可引起中毒,干枯物则失去毒性。(其抗肿瘤作用参见野百合条)
归经肺经
性味苦微酸;平寒
功能主治滋肾养肝,止咳平喘,利湿解毒。主耳鸣,耳聋,头目眩晕,遗精,月经过多,白带,久咳痰血,哮喘,肾炎,小便不利,扁桃体炎,腮腺炎,疔疮肿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复方①治久咳,痰中带血:响铃草蜜炙,煎汤服。(《滇南本草》)②治气虚耳鸣:响铃草一两,猪耳朵一对。加食盐炖服。③治病后耳聋:响铃草八钱,石菖蒲三钱。煎水服。④治夜梦遗精:响铃草五钱,夜寒苏五钱,爬岩龙五钱,毛药五钱,双肾草三钱。炖肉服。⑤治虚弱气坠:响铃草根五钱,一朵云三钱。炖肉服。(②方以下出《贵阳民间药草》)⑥治疗毒、恶疮:假地蓝全草,捣烂敷患处。(《湖南药物志》)
各家论述1.《滇南本草》:敛肺气,止咳,消痰,定喘。
2.《滇南本草图说》:治石淋内结;捣烂敷疮。
3.《草木便方》:补中益气,疗耳鸣,头目昏眩,崩淋。又泻火清热,平肝风,消肿痛。
4.《分类草药性》:大补脾肾,治耳聋,气虚。
5.《四川中药志》:补中益气,治耳鸣耳聋,头目眩晕,肾亏遗精,及妇女干血劳。
6.《云南中草药选》:利水,消炎,平喘,止咳。治慢性肾炎,膀胱炎,慢性支气管炎,扁桃腺炎,淋巴腺炎,肾结石;月经不调,痛经。
7.江西《草药手册》:解毒透疹。
摘录 《中华本草》七洲客 » 响铃草
免责声明:本文由网友提供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专业问题请咨询医师,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获取更多健康咨询请关注“七洲客全球购”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