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家率先揭秘血压与认知损害之间的关系助力血压管理方案精准化
高血压和痴呆症均是当今社会的重要公共健康问题。血压和认知损伤之有怎样的关系?此前世界医学界一直尚未完全明确。
记者2日获悉,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郁金泰教授携手青岛大学附属青岛市立医院神经内科谭兰教授团队,历时5年,通过大型临床队列研究揭示了不同血压特征和认知损伤的关系,并揭示了潜在的生物学机制。
研究发现,血压和认知及阿尔茨海默病病理之间的关系存在显著的年龄特异性:中年时期的高血压显著增加认知损伤风险;而老年时期血压过低似乎对认知及大脑更不利;无论是在中年人群,还是老年人群中,高脉压差(收缩压-舒张压)均显著增加认知损伤风险。
研究人员发现,中年以及老年期的血压高变异性均可显著增加认知损害,脑内tau蛋白病理改变可能是血压影响认知损伤的关键环节,或成为预防血压引起的认知损伤的重要靶点。
据悉,阿尔茨海默病的主要发病原因是,脑内存在老年斑和神经纤维缠结,前者是由β-淀粉样蛋白形成,而后者主要是由病理形态的tau蛋白聚集形成。相关研究结果已发表在最新一期国际期刊《阿尔茨海默病与痴呆症杂志》(《Alzheimers& Dementia》)上。
据介绍,郁金泰研究团队在建立的CABLE队列(中国人阿尔茨海默病生物标记和生活方式研究)的基础上,率先建立了大规模的认知障碍临床研究数据库和生物样本库。研究团队纳入并探讨了多种不同血压特征与认知损伤、阿尔茨海默病病理变化的影响。这些血压特征包括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差等。
进一步研究表明,阿尔茨海默病核心的tau蛋白病理改变或是血压影响认知损伤的关键环节。郁金泰教授指出,这一发现为揭示血压影响认知损伤的具体机制提供了重要线索,助力针对认知损害人群制定更精准化的血压管理方案。
郁金泰教授指出,这项研究成果对血压的管理及老年痴呆的预防具有重要意义。针对认知损伤高风险人群的血压管理,不能单纯以降低血压为目标,更应该综合考虑多方面的血压特征,例如脉压差和血压变异性。因此,在未来的治疗中,医生针对不同人群采用个体化、综合性血压调控方案十分必要。(孙国根陈静)
来源: 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