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链蛇

《中药大辞典》:赤链蛇

拼音注音 Chì Liàn Shé 别名

赤链(陶弘景),赤楝蛇、桑根蛇(《纲目》),火赤炼(冻义《动物学》),火练蛇(薜德焴《系统动物学》),火赤链蛇(《脊椎动物分类学》),红斑蛇(《生物学通报》(2):8,1958)。

出处

《纲目》

来源

为游蛇科动物赤链蛇全体

生境分布

栖于田野;村庄及水源附近地带。以蛙类、蜥蝎及鱼类为食。性凶暴,但无毒。分布浙江、江苏、安徽、江西、福建、台湾、广东、四川、云南、湖南、湖北、山东、山西、河北等地。

原形态

体长可达1.2米。头部略扁,呈椭圆形。吻鳞高,从背面可以看到。鼻间鳞小,前端椭圆。额鳞短,长约等于自其前缘到鼻间鳞前缘的距离。颅顶鳞长而大,长为额鳞与前额鳞之和。眼上鳞小。颊鳞狭长、入眼,下与第2、3片上唇鳞相接。上唇鳞8片。眼前鳞小,1片,不达头背;眼后鳞2片,偶为3片。前颞鳞2片,下面一片特大;后颞鳞3片。鼻孔位于2鼻鳞之间,有瓣膜。下唇鳞10片,前颏鳞比后颏鳞大,与前4个下唇鳞相接。后颏鳞与第一腹鳞间有2对小鳞。体鳞光滑,背中央后部有数行微弱的起棱。鳞列19~17~15行。腹鳞187~207片,肛鳞单一,尾下鳞64~79对。体背面黑色,具有约70条左右狭窄的红色横纹;头部鳞片黑色,有显明的红色边缘。头后部有一"丫"形纹。腹部白色,在肛门前面则散生灰黑色小点。有时尾下全呈灰黑色。

炮制

捕得后,打死,烧存性,研末用。

功能主治

治慢性瘘管及溃疡。

用法用量

外用:研末撒于疮面;或以药线粘粉插入管内

临床应用

治疗慢性结核性瘘管:将赤链蛇打死,置于瓦片上,以松柴烈火烧枯,研为细末过筛备用。用时按瘘管口径大小,用纸捻粘赤链蛇粉末插入;瘘管大时用纸捻或纱条粘药少许送入;对溃疡面可将赤链蛇末薄薄撒布于上,纱布包扎。每间隔2日换药1次(亦可酌情增减次数)。治疗80余例,皆治愈,但有2例复发。治疗期间未发现不良反应。

摘录 《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赤链蛇

拼音注音 Chì Liàn Shé 别名

赤链、赤连、赤楝、赤楝蛇、火赤炼、火练蛇、红斑蛇

英文名 Erythema Snake 出处

出自《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赤楝,红黑节节相间,俨如赤楝、桑根之状,不甚毒。

来源

药材基源:为游蛇科动物赤链蛇的全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inodon rufozonatum (Cantor)

采收和储藏:夏至秋季捕捉,捕得后杀死,烘干,烧布性,研末备用。或捕后放入瓮中,加盖饿2对,使其排除粪便,然后取出海净,放入高梁酒或白酒内浸2-4个星期,或洗净后直接烘干,研末。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活于海拔1900m以下的丘陵、平原,常见于田野、竹林及水域附近。以鼠、蛙、蛇等为食。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及河背、山西、陕西、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湖北、湖南、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原形态

赤链蛇,全长1-1.5m。头较宽扁,头部黑色,枕部具红色“∧”形斑,体背黑褐色,具多数(60以上)红色窄横斑,腹面灰黄色,腹鳞两侧杂以黑褐色点斑。眼较小,瞳孔直立,椭圆形。颊鳞1,常入眶;眶前鳞1(2),眶后鳞2;颞鳞2+3,上唇鳞2-3-3或3-2-3(2-2-3)式。背鳞19(21)-17(19)-15(17)行,中段平滑夫棱;腹鳞184-225;肛鳞完整,尾下鳞45-95对。

性状

性状鉴别,呈圆盘状,盘径大小不一。头部及躯体黑褐色,背脊稍高而不呈恬脊状,体背部有数条红色窄横纹,体侧有红黑相间的断经志斑点状纹,腹部外侧有黑褐色斑。颈部鳞片19行,中部17行,肛前15行,鳞片多平滑,边缘红色。剥去蛇皮处肉呈黄白色,尾部留皮处显棕红色斑点。

药理作用

1.抗炎作用,赤链蛇水、醇提取液均有明显的抗炎作用。20g/kg、10g/kg醇、水提取物灌胃对蛋清及琼脂性大鼠足肿胀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与氢化可的松15mg/kg的疗效相近,同时不同剂量的水、醇提取物也能明显抑制二甲苯致小鼠耳炎性肿胀。

2.镇痛作用,热、电、化学(酒石酸锑钾)刺激均可证明赤链蛇水、醇提取液均有明显的镇痛作用,对化学刺激镇痛作用尤为显着,对热刺激作用最弱。

3.镇静、催眠作用,本品50%醇提取液灌胃对戊巴比妥钠阈下催眠剂量有较强的催眠作用,并有抑制小鼠自发活动的作用,还能延长小鼠戊巴比妥钠睡眠时间;100%醇提取液对小鼠有明显的直接催眠作用,强度与35mg/kg戊巴比妥钠相当,水提取液作用不明显。

4.抗惊劂作用,赤链蛇醇提液对回苏灵、士的宁、电体克年至厥均有对抗和保护作用,以100%醇提取液20g/kg作用尤为明显。强度与25mg/kg苯巴比妥钠相当,水提取液无作用。

炮制

捕得后,打死,烧存性,研末用。

归经

心;脾经

性味

味甘;性温

功能主治

祛风湿;止痛;解毒敛疮。主风湿性关节炎;全身疼痛;淋巴结结核;慢性瘘管;溃疡;疥癣

用法用量

内服:浸酒,20-40ml。外用:适量,研末撒;或以药线粘粉插入管内。

摘录 《中华本草》

七洲客 » 赤链蛇
免责声明:本文由网友提供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专业问题请咨询医师,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获取更多健康咨询请关注“七洲客全球购”公众号!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推荐

  • 溪荪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材溪荪的功效是什么

    1、功效:根状茎入药,清热解毒,捣烂外敷治疗疗疮肿毒,可治疗胃痛、腹1653痛、便秘及食积等。 2、溪荪(学名:Iris sanguinea Donn ex H...

    2022-07-24 17:56:54
    9
  • 小柿子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材小柿子用处真不少

    1、淡化色斑。人们食用小柿子能吸收大量的番茄红素,这种物质具有很强的抗氧化能力,它能防止人体内色素生成,并能阻止色素在皮肤表面堆积,可淡化人类皮肤表面的色斑,经...

    2022-07-24 17:22:38
    10
  • 一叶萩

    中药材“一叶萩”。别名:小粒蒿、横子、粉条、老鼠牙、马扫帚牙、小孩拳、叶下珠、狗舌条、八颗叶下珠、山帚条条、狗杏条、花帚条、山扫条、老米饮、假金柑藤、大鲤鱼泻子...

    2022-07-11 17:51:28
    37
  • 一味药根

    中药材“一味药根”。出处:《贵州良间方药集》。原形态:植物形态详

    2022-07-11 17:51:27
    22
  • 一匹绸

    中药材“一匹绸”。别名:白面水鸡、白背丝绸。性味:微酸、微苦,凉。功能主治:祛风利尿,化痰止咳,止血活络,拔毒生肌。用于肾炎水肿,肝硬化腹水,风湿疼痛,内伤吐血...

    2022-07-11 17:51:25
    20
  • 一年蓬

    中药材“一年蓬”。别名:野蒿、治疟草。生境分布:生长于山坡、及田野中。为归化植物,江苏、江西及长江南北各省多有野生。原形态:二年生本草,高20100厘米,被平展...

    2022-07-11 17:51:24
    19
  • 丁癸草根

    中药材“丁癸草根”。出处:《生草药性备要》。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治痈疽,疗疮,脚气浮肿,瘰疬。 ①《生草药性备要》:

    2022-07-11 17:51:22
    52
  • 一颗针

    中药材“一颗针”。别名:黄连、三颗针、刺榴根、子檗、刺檗、山石榴、刺木仔根、大刺根。生境分布:生态环境:通常种植在路旁或沟边作绿篱用。 资源分布:栽培于河北、陕...

    2022-07-11 17:51:21
    15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runsly@qq.com

工作时间:8:30-18:00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