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芪

《中国药典》:红芪

拼音注音 Hónɡ Qí 别名

岩黄芪、黑芪

英文名 RADIX HEDYSARI 来源

本品为豆科植物多序岩黄芪Hedysarum polybotrys Hand.-Mazz.的干燥。秋季挖根,堆起发热,以使糖化,然后去掉茎基须根,晒至柔软,手搓再晒,直至全干。

性状

本品呈圆柱形,少有分枝,上端略粗,长10~50cm,直径0.6~2cm。表面灰红棕色,有纵皱纹、横长皮孔及少数支根痕,外皮易脱落,剥落处淡黄色。质硬而韧,不易折断,断面纤维性,并显粉性,皮部黄白色,木部淡黄棕色,射线放射状,形成层环浅棕色。气微,味微甜,嚼之有豆腥味。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防潮,防蛀。

炮制

除去杂质,大小分开,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

鉴别

(1) 本品横切面:木栓层为6 ~8 列木栓细胞。皮层狭窄,外侧有2 ~4列厚角细胞。韧皮部较宽,外侧有裂隙,纤维成束散在,纤维壁厚,微木化;韧皮射线外侧常弯曲。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导管单个散在或2~3个相聚,其周围有木纤维。纤维束周围的薄壁细胞含草酸钙方晶。粉末黄棕色。纤维成束,直径5 ~22μm ,壁厚,微木化,周围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含晶细胞壁不均匀增厚。草酸钙方晶直径7~14μm,长约至22μm。 具缘纹孔导管直径至145μm。淀粉粒单粒类圆形或卵圆形,直径2~19μm;复粒由2~8分粒组成。

(2) 取本品粉末5g,置索氏提取器中,加石油醚(60~90℃)80ml,加热回流4小时,提取液移置分液漏斗中,用1%碳酸钾溶液振摇提取3次(20ml、20ml、10ml),合并碳酸钾液,用稀盐酸调节PH值至1~2,再用乙醚振摇提取3次,每次20ml,合并乙醚液,挥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红芪对照药材5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30~60℃)-醋酸乙酯-苯(3:2: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香草醛硫酸溶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桃红色斑点。

归经

归肺、脾经。

性味

甘,温。

功能主治

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痈疽难溃,血虚萎黄,内热消渴,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

用法用量

9~30g。

备注

(1)同属植物中下列4种植物的根在不同地区有代红芪入药者:紫花岩黄芪Hedysarum austrosibiricum B. Fedtsch;川西岩黄芪Hedysarum limprichtii Ulbr.;太白岩黄芪Hedysarum viciodes Turcz. var taipeicum (Hand.-Mazz.) Liu;锡金岩黄芪Hedysarum sikkimense Benth.。

摘录 《中国药典》

《中华本草》:红芪

拼音注音 Hónɡ Qí 别名

纳洼善马、真盘子、岩黄芪、黑芪。

英文名 manyinflorescaned sweetvetch root 来源

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多序岩黄芪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edysarum polybotrys Hand. Mazz.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挖,洗净,切去根头部及支根,晒干后打捆。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600m以下的山坡石缝或灌木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内蒙古、宁夏、甘肃及四川西部。

原形态

多序岩黄芪 多年生草本,高达1.5cm。主根粗长,圆柱形,外皮红棕色长10-50cm。叶互生;叶柄长;托叶披针形,基部边合;奇数羽状复叶,长达15cm;小叶7-25,叶柄基部甚短;叶片长圆状卵形,长1-3.5cm,宽5-11mm,先端近平截或微凹,基部宽楔形,全缘,上面无毛,下面中脉被长柔毛。总状花序腋生,长5-8cm,有花20-25,花梗丝状,长2-3mm,被长柔毛;花萼斜钟形,被短毛,最下1个颧齿较其余4齿长大;蝶形花冠,淡黄色,长约1cm;雄蕊10,9合1离,子房狭长形,具柄。荚果扁平,串球状,有3-5节,边缘具窄翅,表面有稀疏网纹及短柔毛,每节有椭圆形种子1颗。花期6-8月,果期7-9月。

性状

性状鉴别 根圆柱形,少分枝,长10-50cm,直径0.8-2cm。表面灰红棕色,具纵皱纹,有少数支根痕,皮孔横长,色稍浅,略凸起。栓皮易脱落,露出淡黄色皮部及纤维。质坚硬,难折断,断面纤维性,色浅,富粉性。横断面皮部淡棕色,约占半径的1/2-1/3;形成层环形,棕色,木部致密。气微而特异,味微甜。以粉质多、味甘者为佳。

显微鉴别 根横切面:木栓层为数列切向延长的木栓细胞。栓内层2-4列,为厚角细胞。韧皮部纤维成束散在纤维束周围薄壁细胞含草酸钙方晶,长14-22μm,直径7-14μm。韧皮射线常波形弯曲。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导管直径12-110μm,木纤维众多,位于导管周围,基周围薄壁细胞中亦含草酸钙方晶。

粉末特征:黄棕色。①纤维及晶纤维多,纤维壁微木化,表面有纵裂纹,初生壁与次生壁界限明显,孔沟不明显,胞腔线形,或不明显;晶纤维的含晶细胞壁常不均匀增厚,方晶大多横长排列。②草酸钙方晶双锥形、长方形或类方形,长约至22μm,直径7-14μm。③淀粉粒单粒类圆形或卵圆形,直径2-19μm,脐点裂缝状、点状、人字状或三叉状,层纹不明显;复粒由2-6(-8)分粒组成。④导管大,直径到145μm,多破碎,主为具缘纹孔导管。另外可见木栓细胞,棕色块。

化学成分

根含红芪多糖(HPS),微量元素(硒等),并含γ-氨基丁酸(γ-diaminobutyric acid),(-)-1,3-二羟基-9-甲氧基紫檀烷(1,3-hydroxy-9-methoxypterocarpane),5-羟基-2-(2-羟基-4-甲氧苯基)-6-甲氧基苯并呋喃[5-hydroxy-2-(2-hydroxy-4-methoxyphenyl)-6-methoxybenzofuran)],刺芒柄花素(formononetin),阿魏酸烷(基)酯(alkyl ferulate),阿佛洛莫生(afromosin),甘草甙元(liquiritigenin),异甙草甙元(isoliquiritigenin),(-)-驴食草酚[(-)-vestitol],3',7-二羟基-4'-3',7-dihydroxy-4'-methoxy-isoflavone),香草酸(vanillic acid),3,4,5-三甲氧基肉桂酸甲基酯(3,4,5-trimethoxycinnamic acid methyl ester),6-羟基-2(2-羟基-4-甲氧苯基)-苯并呋喃[6-hydroxy-2-(2-hydroxy-4-methoxyphenyl)-benzofuran],芒柄花甙(ononin),琥珀酸(succinic acid),β-谷甾醇(β-sitosterol),4-甲氧基苯乙酸甲酯(benzeneacetic acid-4-methoxy-methyl ester),2,6-双叔丁基-4-甲基苯酚[2,6-bis(1,1-dimethyl ethyl)-4-methylphenol],正十五烷酸甲酯(n-penta-decanoic acid methyl ester),棕榈酸甲酯(palmitic acid methyl ester),9,11-十八碳二烯酸甲酯(9,11-octadecadienoic acid methyl ester),亚麻酸甲酯(linolenic acid methyl ester),硬脂酸甲酯(stearic methylester),山yu酸甲酯(behenic acid methyl ester),1,7-二羟基-3,8-二甲氧基氧(口占)吨酮(1,7-dihydroxy-3,8-dimethoxyxanthone),二十四烷酸(tetracosanoic acid),硬脂酸(stearic acid),3',4'同一羟基黄酮(3',4',3,5,7-pentahydroxyflavone),熊果酸(ursolic acid),阿魏酸二十四醇酯(lignoceryl ferulate),3,4,5-三甲氧基桂皮酸甲酯(methyl-3,4,5-trimethoxy-cinnamate)。

炮制

红芪除去杂质,大小分开,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

鉴别

理化鉴别 (1)取本品粉末3g,加水30ml,加0.2%三酮溶液2滴,至沸水浴中加热5min,冷后呈紫红色。(检查氨基酸、多肽)(2)薄层色谱 取本品粉末3g,加水15ml冷浸过夜,滤过,作供试品溶液。另取精氨酸、脯氨酸、苏氨酸,以乙醇溶解成每ml含1mg的对照溶液。取上述两种溶液点于同一硅酸G薄层板上,以乙醇-氨水-水(7:1:2)展开,展距20cm,取出晾干,喷雾吲哚醌试剂,105℃烘烤数分钟,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归经

归肺脾经

性味

甘;温

功能主治

固表止汗;补气利尿;托毒敛疮。主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浮肿;血虚萎黄;痈疽难溃难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30g。益气补中蜜炙用。

临床应用

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塘,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痛疽难溃,血虚萎黄,内热消渴,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

摘录 《中华本草》

七洲客 » 红芪
免责声明:本文由网友提供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专业问题请咨询医师,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获取更多健康咨询请关注“七洲客全球购”公众号!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推荐

  • 溪荪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材溪荪的功效是什么

    1、功效:根状茎入药,清热解毒,捣烂外敷治疗疗疮肿毒,可治疗胃痛、腹1653痛、便秘及食积等。 2、溪荪(学名:Iris sanguinea Donn ex H...

    2022-07-24 17:56:54
    9
  • 小柿子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材小柿子用处真不少

    1、淡化色斑。人们食用小柿子能吸收大量的番茄红素,这种物质具有很强的抗氧化能力,它能防止人体内色素生成,并能阻止色素在皮肤表面堆积,可淡化人类皮肤表面的色斑,经...

    2022-07-24 17:22:38
    10
  • 一叶萩

    中药材“一叶萩”。别名:小粒蒿、横子、粉条、老鼠牙、马扫帚牙、小孩拳、叶下珠、狗舌条、八颗叶下珠、山帚条条、狗杏条、花帚条、山扫条、老米饮、假金柑藤、大鲤鱼泻子...

    2022-07-11 17:51:28
    37
  • 一味药根

    中药材“一味药根”。出处:《贵州良间方药集》。原形态:植物形态详

    2022-07-11 17:51:27
    22
  • 一匹绸

    中药材“一匹绸”。别名:白面水鸡、白背丝绸。性味:微酸、微苦,凉。功能主治:祛风利尿,化痰止咳,止血活络,拔毒生肌。用于肾炎水肿,肝硬化腹水,风湿疼痛,内伤吐血...

    2022-07-11 17:51:25
    20
  • 一年蓬

    中药材“一年蓬”。别名:野蒿、治疟草。生境分布:生长于山坡、及田野中。为归化植物,江苏、江西及长江南北各省多有野生。原形态:二年生本草,高20100厘米,被平展...

    2022-07-11 17:51:24
    19
  • 丁癸草根

    中药材“丁癸草根”。出处:《生草药性备要》。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治痈疽,疗疮,脚气浮肿,瘰疬。 ①《生草药性备要》:

    2022-07-11 17:51:22
    52
  • 一颗针

    中药材“一颗针”。别名:黄连、三颗针、刺榴根、子檗、刺檗、山石榴、刺木仔根、大刺根。生境分布:生态环境:通常种植在路旁或沟边作绿篱用。 资源分布:栽培于河北、陕...

    2022-07-11 17:51:21
    15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runsly@qq.com

工作时间:8:30-18:00

关注微信